課題:《新文化運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識記: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主要內容。
探究: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分析史料、提出問題、總結答案;引導學生對比歷次思想解放運動,理解新文化運動的“新”意,探究本課難點問題;師生互動,學生全面參與,教師講解為輔。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中國要富強必須提倡民主與科學;感受陳獨秀等人的探求真理的精神;
激發(fā)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主要內容
難點: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課時安排:1課時
板書設計:
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 背景:經濟狀況、政治狀況、思想狀況:
2. 標志:陳獨秀發(fā)表《敬告青年》
3. 陣地:《新青年》
4. 前期指導思想:民主與科學
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1.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2. 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3.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4.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三、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性質、積極作用、局限性
作業(yè)布置
有人認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質、制度、內部心態(tài)三個層次構成的有機體。當兩種文化接觸時,首先容易相互發(fā)現(xiàn)的,是其外在的物質層面;習之既久,漸可認識中間的理論和制度;最后方能體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態(tài)層面。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國人對西方的認識正是走過了這樣的歷程。
據(jù)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請列舉近代前期中國人學習西方“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心態(tài)層面”的代表性事件各一例。
(2)“物質層面”的歷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物質”影響?
(3)“心態(tài)層面”歷史事件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