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天地
云朵
2009新概念的初賽文(點評)新概念決賽一等獎文(作者江蘇省東臺中學星光文學社副社長楊鑫)
初賽文:
云朵
(1)上島
不知為何,今天的上島咖啡廳一反常態(tài)的熱鬧。談戀愛的、談生意的、談家常的,普通話、東臺話、英語在人群中交織成一張編織粗糙的網(wǎng)。我一個人選擇挨著窗戶的位置坐下。桑樹在左邊弄亂著自己的頭發(fā)。她裊娜的身影倒映在墨綠色的大理石桌面上,像在舞蹈。我注視著她,她卻又停下來。我覺得自己驚擾了別人的美夢,于是將目光移開,寫一些淡而無味的文字。此時,我的余光又看到了桑樹艷麗迷人的舞姿。我的心里頓時生出一股奶油般的快樂。
也許,我不該打擾別人做夢吧。
白色穿著的服務生端來了藍色透明的檸檬水,兩層奶油夾著的溫熱的拿鐵以及白色瓷制糖罐和綠色星星攪拌棒。一切緘默著在眼前排開,拘束地站著,或是躺著,打量著面前這個陌生人。她的歌聲,憂傷的鋼琴曲,告訴我,她不開心。我喜歡看著她——淳滑的拿鐵,可她看上去很拘束,像是在面對一個不屑一顧的人的表白。
我總是不舍得用攪拌棒破壞這精致分層的拿鐵。我每喝一口,上層的奶油使如流沙一般貼著內(nèi)壁緩慢地下滑。這些混合液體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上層奶油出現(xiàn)了一些氣孔,像是白色的慕思巧克力,下層則在不斷地擴張著勢力,并且出現(xiàn)了更多的介于黑白之間的液層。眼前的這杯溫熱的拿鐵變得復雜了,比之前魅惑。她不停地變身,讓人看不懂了。
而咖啡,巧克力,小烏說過,她都不喜歡。我曾經(jīng)竟傻得想要去為她面改變我多年的喜好。如今卻發(fā)現(xiàn),這些甜蜜的如同慕思巧克力般的拿鐵是多么的親切。
一只比利時壺,他所有的溫暖都該留給曼巴咖啡,他一生尋找的只是一杯130毫升的曼巴。他不該為一杯石榴力嬌改變自己的形狀。一個人,一輩子都在尋找另一個自己,而不是另一個她。如果因為所奢望的人把自己毀壞了,他該如何去面對那杯脈脈含情的曼巴?——另一個自己——這些都是很早就該明白的道理。
而此時,一只不平靜的比利時壺險些驚擾了一杯石榴力嬌的夢并且也驚憂了自己。他不知所措地木在床頭,一臉的惺忪。
(2)城市
也許小鎮(zhèn)應該是更為準確的稱呼。沒有能仰斷脖子的高樓。喧鬧之處不過是文化廣場以北的巴掌大的地方,如同螢火蟲屁股上那一點點大的發(fā)光器。小鎮(zhèn)上近萬人聚集在那里,發(fā)光、發(fā)熱、發(fā)財、發(fā)牢騷。他像個原子核,聚集著小鎮(zhèn)大部分的質(zhì)量,小鎮(zhèn)在此發(fā)酵。
我時常混凝混跡于此,變成一個俗不可耐之人,逛街、花錢、吃快餐。我的身邊,不同的朋友、女子交疊出現(xiàn)。我們肆無忌憚地發(fā)光發(fā)熱。此處每個人都離自己很遠,一切都是若干符碼的交疊,一切都在運動,一切活于意義之外。這很像杜尚的《泉》。這個空氣中都帶著諷刺味道的地盤。我有時候覺得這里像個洗衣筒,大家把衣服脫了扔在這里,身體也一并脫了扔在這里。幾小時后,靈魂會從一個安靜的地方來把它們?nèi)∽摺?SPAN lang=EN-US>
除了咖啡廳、醫(yī)院和書店,這里沒有安靜的地方。有時連咖啡店都是滾燙的。
就是在此,劇幕拉開、沖突產(chǎn)生、矛盾激化,生活被鋪開,感情被攪拌。
我是個常到這里攪拌自己的人,一個支離破碎的人。我消費青春,揮霍光陰,成為這里的燃料,用來發(fā)光、發(fā)熱。我就是這么一個糟糕的人,腐敗的人,不值得任何單純的事物垂青。
可我有時又是那么迷戀安靜和單純這兩樣東西。就好像我對于小烏的迷戀——一個石榴力嬌般安靜而單純的女孩。
而我卻是個復雜的人,像攪渾了的拿鐵。
(3)季節(jié)
季節(jié)在校園這個地方站了起來。植物以及植物一樣嫩鮮的人使它變得五彩繽紛。
初識小烏是在一個夏天的尾巴上。我在小小家里遇見她。她的頭發(fā)被拉得很直。我站在她身后時目光不自覺地變成液滴,從她頭頂順著頭發(fā)滑下來,懸在發(fā)梢上。
她的指甲上有淡而飽滿的油,很柔和,一如她的目光。那是一雙不會盯著某樣東西的眼睛,不會使人緊張。眸子里有一種簡單的成熟與穩(wěn)重,而這些成熟與穩(wěn)重似乎剛從羞澀中撈出來,很容易使人想起“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句子。她成為那個夏我見到過的眾多干凈得如同植物一樣的女子這一。彼時我只是喜歡她,就像喜歡一株養(yǎng)眼的植物,并沒有愛與不愛的想法。
茂盛的東西總是在它風平浪靜之后生出一些使人迷戀的味道。青年時代如此,夏天亦如此。
留給秋冬慢慢懷念的東西畢竟是極少的。數(shù)萬只夜夜叫破了噪子的蟬和蛙,留下的背影不過是稀稀拉拉的幾個擬聲詞。小烏原本也不會在我心里留下些什么的,在小小家的那個簡單而豐富的眼神也本該很快消散如煙的。而小烏就住在我家旁邊,放晚學時總能遇上她,偶爾說幾句前言不搭后語的話。于是那個眼神便在我的大腦皮層不斷凹陷,凹陷下去。
而在上學的路上所見到的小烏完全不是成熟而穩(wěn)重的。她扎著垂墜質(zhì)感的馬尾,馬屁股上常有一只粉色的發(fā)夾——初中的女孩常用的那種。她不穿花哨的衣服,臉上也不抹任何東西——這于這個發(fā)光的熱發(fā)酵的城市而言是很不搭的。如果她是一株植物,她便僅適合置于咖啡廳,書店或醫(yī)院。
她是一杯石榴力嬌,也許比石榴力嬌更加安靜,更加單純。
那個夏天把小烏介紹給我認識?,F(xiàn)在,我需依靠小烏來給我復述那個夏天。——是小烏,不再是蟬或蛙夜復一夜的聒噪。
在我的詞典里,夏為一年之首。春天為它蓄勢,所謂春醞夏成。而秋冬幾乎是為消化夏天而設計的。夏是極點,同樣也標志著事物衰退的開始。
說實話,這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季節(jié)觀。好像一個學不進去的孩子把周末視作一周中最重要的時刻。其前用于等待,其后用于回味。
如今又是夏天。此時是夏天的一個夜晚。我在戳眼的日光下上著自修,寫一些冗長的文字。蟬聲與蛙聲如期開始演奏,把人的思緒拉得同樣的冗長。
(4)秸桿煙
向前數(shù)兩代人,秸桿是舍不得推在一起燒掉的。它們是一種不錯的燃料。秸桿煙是城市的杰作。
同學都不喜歡秸桿煙,大概小烏也不喜歡吧。它們充滿了整個城市,熏得人眼淚直流。
煙霧充滿整個城市的時候,所有東西都頗有微詞地飄上幾分鐘,而后沉降下來。空氣變得濃稠,卻也變得安靜。我喜歡這種安靜,這與對石榴力嬌之安靜的喜歡不同。后者是一種欣賞,前者是一種自窺。
在秸桿煙里你看不到別人,甚至連自己的雙手也看不清。
當然,別人也是看不見你的。于是世界被分割開來,靈魂和某個體積的秸桿煙被分在一起。衣服與身體此時都不再重要了。
與靈魂無比靠近,可以無比清晰地看見自己本身。你好像是一個剛從商場挑了若干玩具的孩子,一到家便一刻也等不急地把玩具打開,鋪在地板上。煙霧容易使人生產(chǎn)一種安全感,可以使靈魂依附其上。有時候煙霧比身體和衣服更為可靠也更為簡單。此時你直面靈魂,不必偽裝,不必躲開出于某種欲求的窺視、不懷好意的試探以及危險的利誘。
在霧里,一只比利時壺可以和曼巴咖啡對話,一株桑樹可以毫無顧忌地弄亂頭發(fā),跳起舞蹈,做一個安全的夢。
在煙霧中,每個人都在做夢——或許該說每個人都從夢中醒來。此時靈魂是裸露的,極其敏感,與視網(wǎng)膜和鼻腔一樣敏感。
很多個空氣渾濁的夜晚,我沿著學校到家那條偏僻的馬路緩緩行車。有時小烏會從身后開過去被我叫住,有時我會從小烏身后追上去叫住她。然后,我們會入一個空氣稀薄的夢。
我和小烏都是稀薄的人,我們都需要大量的精神藥物把各自填得滿滿當當。
如同這個稀薄的城市,需要彌天的秸桿煙。
(5)小烏
這篇文章首先是小烏送給我的,其次是我送給她??刹恢罏槭裁?,寫下這個小標題時,我的筆僵住了,心也僵住了。像是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累了。向窗外眺望,潔白的云朵恣意地蔓延過城市。我腦海里閃過的是“小烏是個云朵一樣的女孩”這類句子。
愛上一個人是很糟糕的一件事,至少于我是這樣。
英文中愛上某人是失去心,失去自己。如果愛不幸是單方面的,那么自己就更加狼狽了。
我在小烏面前便是一個狼狽的人。在她需要的時候我會出現(xiàn)在合適的地方。為了幫她調(diào)理電腦,我可以到11點以后洗澡;為了陪她玩炫舞,我舍得把玩了三年的飛車從磁盤里刪掉;為了幫她整理物理資料我可以在床上打電撐到近兩點。當然,在她不需要的時候,我理當走開?!晌业男倪€丟在彼處未曾取回。當小烏在我心中不再是一株植物,一片風景的時候,我便越發(fā)得狼狽了。
驀的,我對自己感到陌生。甚至感到懷疑。小烏開心的時候我是一個形容詞;小烏游戲的時候我是個副詞;小烏得意的時候我是個驚嘆號;小烏憂傷的時候我是六個打不起精神的點。有時我是一個微笑,有時我是一聲嘆息。我是一個虛詞。
小烏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虛詞,信手拈來。我就可有可無了,大多數(shù)時候只是起補充音節(jié)的作用。
對此,我在言語上總是刻意地表現(xiàn)出“舉手之勞”、“心甘情愿”。我讓小烏感覺我是個精力無限的狂人,可事實上,上課時我也會打瞌睡。
小烏常在事后對我說對不起,彬彬有禮的樣子。這使我傷心。我知道她真的僅僅把我當成了填補音節(jié)的虛詞了。
我常常有意讓她知道我的成績有多好,街舞跳得多炫,體育多么優(yōu)秀。我有意地讓她知道有那么多女孩子追我,她們又是那么瘋狂。
對此,小烏沒有什么興趣。偶爾問一問,她漂亮嗎?我把照片傳給小烏,看到屏幕上出現(xiàn)了“長得還真不錯呀!”這些粉色的字體,之后就是大段時間的沉默。
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我與她同路,所以我選擇了多上一節(jié)自修,以避免尷尬;我發(fā)現(xiàn)食堂里總有男生陪小烏吃飯,于是我選擇在角落里郁郁地吞咽著米飯團。
想小烏時我的大腦在運轉(zhuǎn)。別的時候,我在發(fā)呆。
我的“虛詞”告訴我,很羨慕小烏,她一定很幸福。我哧地一笑,像一種自嘲。突然臉色又陰沉了下來。因為我面對眼前天真爛漫的女子時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小烏面對我。
“對不起”。我這句話出現(xiàn)得很突兀。女孩有些不知所以然。一切都不假修飾地寫在她的瞳仁里 。
(6)上空,烏云游過
我頻繁地更換著食物、浴室、喜歡的音樂、頻繁地改變呼息速率。我處在漂浮的狀態(tài),像一朵烏云。我希望安定下來,下一場徹徹底底的傾盆大雨。
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心臟足夠強勁,可以在考場上,運動場上和舞臺上應付自如??捎錾闲踔螅矣X得心臟有些跳不動了,它在喘氣,它在埋怨。
“好累!”我的嘴里情不自禁地蹦出了這樣一聲嘆息。
我和同學講起小烏的事,想索取一些可憐的贊許,卻得到了“傻”“情商真低”這樣的奚落。
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時的尷尬。我覺得自己是一只剛從籠子里放出來的卻又被拔光了羽毛的可笑的鳥。
“你說我把這篇文章給小烏看,她會有一絲絲動容嗎?”
“不會!該感動的話早感動了,你看你,都成那樣兒了?!?
我不再說話,我一張口便繞來繞去都是自嘲。
我漫無目的地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夜空。大片烏云從頭頂游過,極其緩慢。
我低聲地,固執(zhí)地和自己講,無論如何我愛她,愛她就是了,愛她就夠了。
我在烏云下面行走,極其緩慢,腦子里盡是“小烏是個云朵一樣的女孩”之類的句子。
[點評]
在煙霧中,我們談談情
楊華(《萌芽》編輯)
乍看之下,小標題沒有任何規(guī)律可循,文章形很散,像囈語而沒有完整的故事。不過文字的想象力非常好。仔細再讀,竟讀出一點米蘭·昆德拉的影子來。即,明明作品的視角很普通,寫一個男孩無果的暗戀,但作者卻在每一個段落里糾纏著傳統(tǒng)許是不太會采用的議論性質(zhì)的心靈剖析。雖然不及昆德拉“哲學的寫作”,但這種簡單寫實的故事,配上優(yōu)美靈動的語言,再結(jié)合稍嫌晦澀的心靈剖析,是全文帶著撲朔迷離的曖昧氣質(zhì),形成獨特的氛圍。
第一節(jié)實寫兩種咖啡“曼巴”和“石榴力嬌”,卻得出一個樸素的愛情哲學結(jié)論——人在尋找的是另一個自己。這樣來概括愛情可能有失偏頗,不過作者至少對愛情進行了形而上的思考,與其他同齡人只是敘述發(fā)生的事相比,有他的高明之處。第二節(jié)無論在地理位置上還是在情節(jié)上都是第一節(jié)的遞進,地點從一個點擴大到一個面,從我在咖啡廳小憩到我混跡于城市。表面寫城市,其實在寫“被城市攪渾的我”喜歡純真的小烏。我是躁動的,混濁的,小烏是安靜的,純美的,我因與她不同所以被她吸引。第三節(jié)跳到“季節(jié)”,卻適時地把小烏的形象推了出來,我在夏季認識了小烏。到此全文主題豁然開朗。雖然是三個不相干的標題,但作者伏筆埋得很周密,隨意地從一個點出發(fā),層層遞進,慢慢揭開心底深出壓抑的心事。在這種情緒下,第四節(jié)我對小烏的感情呼之欲出,連標題都定為“小烏”就顯得特別自然。此處實寫小烏與我的互動,撕開了作者欲蓋彌彰的忸怩矯情,把一個男生單純的愛戀暴露了出來。如果全文從開始就直達主題,這會是稿件里又一出平凡蒼白的小愛情。這平凡蒼白有時不是作者缺乏想象力造成的,而是中學生所能經(jīng)歷的事情本身就很有限,難以醞釀出一個別致的故事來,這個時候怎樣在敘述中“加料”,怎樣構(gòu)架和設計文章就變得尤為重要。本文的作者另辟蹊徑,讓平凡的故事顯得誘人,讓雷同的感情變得濃烈,而他只不過是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推遲了女主角的登場,淡化了故事情節(jié),而試圖用一種“聰明”的語式營造一個詩意的幻境而已。你看,寫作技巧可以是這樣簡單。第四節(jié)“秸稈煙”表意比較隱晦,卻蘊含了全文的主旨。兩種飲品即使不搭,在霧里也可以對話,在煙霧中,每個人都在做夢。這種表述與第一節(jié)的上島咖啡首尾呼應,又點出了愛情非理性的這種狀態(tài),還暗示了文章無果的結(jié)局。整篇文章從描寫咖啡開始籠罩著一層煙霧般的朦朧,在秸稈煙的濃重中達到意境上的高潮,可以說這段與故事情節(jié)最不相關的“秸稈煙”是全文的精華。
作者看似行文隨意,實則精心構(gòu)架核心的情緒一直優(yōu)雅地凝聚在那里。這是一篇隱晦的情書,一段青春的暗戀,內(nèi)省,苦澀,冷靜,又浪漫,紙背后的靈魂值得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