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學科量化不能量化學生的“教育結(jié)果”。教育的最終目標和結(jié)果是促進人的自由與發(fā)展,人的自由、發(fā)展是各種因素和素質(zhì)的綜合體現(xiàn),僅僅用學科量化并不能真實反映人的發(fā)展,更不能促進人的自由,而且同樣的學科量化分數(shù),并不代表情感、道德、意志的發(fā)展是一致的。
最后,學科學生量化容易加重學生生理和心理負擔,成為學生失去自我、放棄自我的誘因。近年來,學生自殺事件屢見不鮮,其中絕大多數(shù)的自殺學生均因?qū)W習成績不理想,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肯定,對未來失去希望,從而走上了不歸之路。2009年3月8日,江蘇常州兩名中學生都選擇了自殺結(jié)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其中一個學生在博客上寫道“我想死是有一段歷史的了,只不過之前受到諸多事的牽制一直未實施,臨死前是什么感覺呢?終于要解脫了!我會這么說……我的夢想嗎?開個不為賺錢的咖啡店啊啥的,不出風頭,生活儉樸,但是許多聲音說:不!你要好好讀書!讀大學!研究生!博士!最后出國!這樣念下去完全沒有意義,離我的夢越來越遠……”,其實,在目前的教育機制下,這樣的抱怨還普遍存在。
4.全面落實新課改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新課改條件下,教師和學生是一對互動的共同體、平等對話的共同體、人格平等的共同體,教師的責任不能僅停留在“傳道、授業(yè)、解惑”上面了,要求老師更多的關(guān)注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共進、情感體驗等,這就要求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真正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教師要由學習的指揮者、旁觀者轉(zhuǎn)化為參與者和合作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和學科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也才能在師生互動中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當然,新課改下,對于學生的學困問題,不僅需要老師的努力,也需要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家長與學校的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尤其重要,社會對于教育的關(guān)注和理解也是解決一切教育問題的催化劑。
但愿,所有的學生不再為自己學業(yè)再背上沉重的包袱;但愿,我們的老師多一些耐心和寬容對待學困生的自覺;但愿,我們共同獲得發(fā)展和成功!
獲獎感言:
很榮幸我的這篇論文獲得2012年度“師陶杯”一等獎。
“學困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它是每個老師從事教育實踐必然面對的群體,也是教師必須關(guān)注的群體。他們的成長和成才,是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很多時候,我們更多的在乎“學困生”給我們帶來的弊,而很少理性看待“學困生”和“學困生”現(xiàn)象,使得我們的教育脫離良知,更顯功利和淺薄。如何擺脫低俗,彰顯教育的力量,給“學困生” 更多的理解和寬容、更多的理性和幫扶,體現(xiàn)教師的智慧和良知?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